<acronym id="vcpmr"><li id="vcpmr"></li></acronym>

    1. 媒體關注

      首頁 > 媒體關注

      上實集團:融產結合 創新發展
      [2022-10-21]

      1981年7月,經上海市委、市政府決策,以上海在香港的南洋煙草、永發印務、天廚工業三家民族工業企業為基礎,在香港注冊成立上海實業有限公司,管理上海在港機構,履行上海市政府窗口公司職責。1993年6月,上海實業有限公司更名為上海實業(集團)有限公司。上實集團是上海市國資委旗下唯一注冊在香港的監管企業,也是上海在境外規模最大、實力最強的綜合性企業集團和香港最具地方代表性的中資企業之一。
      成立40多年來,上實集團的功能和定位隨著中國內地改革開放的不斷演化而調整和優化,但做大做強做優產業和服務國家戰略、上海發展、香港繁榮的主線始終沒有改變,集團目前被上海市國資委界定為市場競爭類企業。
      奮進新時代,在上海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在市國資委兩委的具體指導下,上實集團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服務新發展格局,按照“立足香港、依托上海、服務國家戰略、走國際化道路”的戰略定位,堅持“融產結合、創新發展”的戰略主線,推進“再次國際化、深度資本化、聚焦大健康、拓展新邊疆”戰略舉措,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強化戰略管控、推進改革創新、深化業務拓展、優化布局結構、應對風險挑戰,綜合實力邁上新臺階,穩步推進高質量發展。
      2021年,上實集團實現營業收入2454.76億元(人民幣,下同),較2011年增長257%;實現利潤總額166.85億元,較2011年增長83%;資產總額2021年末達到4129.52億元,較2011年末增長126%(上述指標按照香港準則計算)。
      上實集團在上海國資系統市場競爭類企業中的地位得到鞏固和提升,2021年營業收入、利潤總額和資產總額等多個指標位居前列;在多個競爭類行業取得全國領先地位。其中,集團旗下“a+h”股上市公司上海醫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601607.sh/2607.hk)2020年起連續三年進入《財富》世界500強,2022年排名第430位,穩居中國醫藥行業前兩位;2022年位列全球醫藥制造50強第41位。集團環保水務綜合日處理能力達到2200萬噸,固廢合并口徑日處理能力超過13萬噸,位居全國行業前列。
      2022年以來,上實集團面對滬、港疫情的雙重挑戰,堅持戰疫情、促發展“兩手抓、兩手硬”,營業收入等主要指標仍實現穩增長。今天,上實集團7萬名干部員工以迎接黨的二十大召開為契機,斗志昂揚,整裝待發,向著打造具有全球競爭力和國內領先的綠色健康產業投資控股集團的戰略目標而努力奮斗。
      堅持創新引領
      加快發展生物醫藥產業
      生物醫藥是上海確定的三大先導產業之一,也是上海市委、市政府交給上實集團的重要任務。近年來,上實集團在市委、市政府的關心、指導下,加快形成上海醫藥、天津醫藥、上海生物醫藥產業基金、上海生物醫藥前沿產業創新中心、上實健康醫療協同發展的戰略布局,服務生物醫藥產業的“上海方案”落實落地。其中,上海醫藥作為上實集團發展大健康產業的核心平臺,在集團統籌推進下,定戰略、建機制、引人才、強研發,走高質量發展道路,已成為上實集團融產結合、創新發展,服務國家戰略、走國際化道路的成功樣板。
      鞏固提升行業地位。上海醫藥按照集團戰略部署,加快提升綜合實力、保障能力和創新能力,穩步邁向我國生物醫藥產業的“國家隊”,進一步發揮上海生物醫藥產業發展的龍頭和骨干作用。醫藥商業不斷完善全國網絡布局,加強智能科技應用,打造專業、智慧、高效、安全的現代物流網絡和智能化倉儲基地,服務全國31個省區市3.2萬家醫療機構。醫藥工業優化產業布局和產品結構,推進精益管理,加快新技術、新產品和新工藝的產業化應用;重點品種“一品一策”取得良好成效,2個單品銷售過10億元,44個產品過億元。
      完善發展戰略。上實集團將創新視為上海醫藥高質量發展的根本動力,推動上海醫藥堅定實施創新、融產結合、國際化、集約化和數字化“4+1”發展戰略,制定創新發展專項規劃,加強基礎研究和原始創新,推動產業鏈與創新鏈深度融合,力爭2025年進入全球制藥40強,2030—2035年轉型成為以創新藥為主的國際藥企,邁入全球制藥20強。
      提升研發投入強度。近年來上實集團推動上海醫藥持續加大研發投入,提升研發效率。上海醫藥2021年研發投入達到25.03億元,比2011年增長519%,研發投入強度達到7.92%,處于國內行業前列;研發管線數量和質量快速增長,2022年6月末進入臨床研究階段的新藥管線達到37項,其中處于臨床iii期6項,而2011年僅有一個創新藥處在臨床一期。2021年11月,公司將自主研制的新藥sph6162海外權益授權于跨國藥企,實現我國國有醫藥企業首單海外產品許可合作(license-out)。
      加強創新平臺建設。上實集團牽頭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復旦大學醫學院、中科院分子細胞科學卓越創新中心等共建上海市科創中心建設重大項目——上海生物醫藥前沿產業創新中心,打造生物醫藥基礎與應用科學研究及成果轉化的高效平臺。上海醫藥加快建設上海市重大項目——上藥生物醫藥產業基地(張江92號),打造國內生物藥板塊布局齊全、技術領先,高能級、功能性、專業化的公共服務平臺,預計2022年末完成一期主體結構。集團與香港科技園達成戰略合作,整合雙方優勢資源,搭建政府、高校、科技園區、資本、企業聯動的“創新聯合體”,完善生物醫藥基礎研究在港孵化與轉化“生態圈”,助力香港國際科創中心建設。集團與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合作設立“上藥——交醫”創新成果孵化平臺,通過臨床資源、產業資源以及資本資源的融合發展,探索在生物醫藥前沿領域和核心關鍵技術、臨床醫學研究、培育創新型領軍企業等方面取得突破。
      深化國際國內創新研發合作。2019年,上海醫藥與俄羅斯最大的生物藥企業biocad共同投資4億美元在香港設立sph-biocad,推進生物藥國際研發合作,首批生物藥產品處于臨床研究階段。上海醫藥加強開放創新體系建設,與上海瑞金醫院、上海第十人民醫院、四川華西醫院、上海中醫藥大學、天津中醫藥大學等知名高校和科研院所加強合作;與云南白藥、天藥集團共建“云天上”產業聯盟,傳承發展中醫藥產業和文化。上海醫藥與康希諾生物共同投資約15億元,僅用半年時間就在寶山從無到有建成新冠疫苗工廠。
      創新研發人員薪酬體系和中長期激勵。優化創新人才培養機制,上海醫藥2021年末研發人員達到1418人。于2019首次推出股權激勵計劃,210名高級管理人員、中層管理人員及核心技術、業務骨干被授予股票期權,公司市場化激勵機制改革實現了從0到1的突破。上海醫藥制定研發板塊薪酬體系的優化和中長期激勵方案,給予研發人員項目跟投、科研成果轉化收益提成、股權激勵等多種激勵方式。對重大項目,根據項目估值增值采用項目現金激勵+產業化/科技成果轉化提成,以及探索股權/虛擬股權激勵,實現價值增值的利益共享。
      拓展大健康產業領域。上實集團加強與上海知名公立三甲醫院的戰略合作,促進臨床醫療與生物醫藥產業的互動、支撐和發展,其中,與上海交通大學附屬第九人民醫院合作建設國際化高品質整形修復??漆t院,已于2022年8月開業運營;與華東療養院合作的以體檢為主、復合多種療休養功能的高品質營利性療養院,已于2021年末開工建設。
      踐行“美麗中國”
      實現環?;I務飛躍
      上實集團環?;ㄖ饕婕碍h保水務、垃圾發電和新能源業務。
      水務業務。上實環境(bhk.sg/0807.hk)是上實集團水務業務發展的主要平臺,由上實集團2010年收購新加坡凱利板上市公司亞洲水務科技而來。2012年,亞洲水務科技由新加坡凱利板上市轉至新加坡主板市場上市,并更名為上實環境。此后,上實環境把握市場機會,并購了聯合潤通、南方水務、復旦水務、馬來西亞聯熹水務(香港)以及龍江環保等一批境內外水務環保企業,實現了規模和實力的快速增長。2018年3月,上實環境實現香港主板上市,實現新加坡、香港兩地資本市場雙重第一上市,大幅提升了在國際資本市場的知名度。
      垃圾發電業務。近年來,上實環境通過股權收購,在上海浦東、浙江溫嶺、四川達州等地投資運營垃圾發電項目。2017年,上實集團旗下香港上市公司上實控股(0363.hk)斥資10.18億港元戰略投資香港聯交所主板上市公司粵豐環保(1381.hk)3億股新股。2020年,上實集團以29.99億元收購中國固廢處理領域頭部企業上??岛悱h境30.22%股權,成為第一大股東,上實集團垃圾發電業務實現質的飛躍。
      新能源項目。2013年,上實集團和中國航天機電集團合資設立上實航天星河能源,發展光伏發電業務。目前,星河能源已在甘肅、新疆、寧夏等省區市投資近64億元,持有運營14家光伏電站,裝機容量增加至740兆瓦。2021年完成上網電量約11.14億千瓦時,同比增長23.95%。同時增資上海電力交易中心,投資上海綠能,布局海上風電領域。
      近年來上實集團積極踐行“美麗中國”理念,上實環境、中環水務、粵豐環保、康恒環境、星河能源等5家中國環保產業頭部企業協調發展,資產組合達到1000億元,成為中國環保行業的綠色“巨人”。
      積極推進混改
      融產結合做大做強主業
      近年來,上實集團充分利用貼近資本市場的優勢,積極參與混合所有制改革,做大做強主業發展。
      2018年1月,上海醫藥完成h股閃電配售,募集資金約31.29億港元,是近年來香港上市公司最大配售。2022年4月,上實集團主導完成了上海醫藥引進云南白藥109.1億元作為戰略投資者,成為我國醫藥行業上市公司目前最大規模的定向增發融資項目。上海醫藥的股權結構進一步多元化,戰略投資者云南白藥將作為市場化的股東代表積極參與上海醫藥運營、管理及公司治理,并與上海醫藥多方面充分挖掘雙方資源,發揮雙方優勢,創造協同效應。
      經過反復比選和論證,2020年,集團參與天津信托混合所有制改革,完成收購天津信托77.58%股權。其后,按照國家金融監管部門要求,積極優化天津信托公司治理結構,加強風險防控,有序推進包括上海和深圳在內的全國重點區域展業布局,穩健發展信托業務和健康綠色金融產品和服務。
      2020年,集團與飛鶴乳業等民營企業合作,共同投資115億元收購天藥集團67%股權,鞏固優化集團生物醫藥產業戰略布局和競爭能力,煥發了天津傳統中藥的新活力。集團積極推進天津信托、天津醫藥混合所有制改革,在做大做強自身金融、生物醫藥等主業的同時,也有力呼應了長三角一體化、京津冀協同發展、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等國家戰略。
      集團所屬星河數碼作為第二大股東戰略投資百年老字號企業“五芳齋”。經過十余年的精心培育,五芳齋已于2022年8月31日實現在滬a股主板上市。
      服務國家戰略
      勠力同心建設“人民城市”
      加快組建和發展上海生物醫藥和文化產業基金。集團2020年發起設立總規模500億元的上海生物醫藥產業基金,首期境內募資近100億元。成立23個月以來,已完成對33家企業的38筆投資,其中31筆為領投,帶動社會資本近120億元,助推上海生物醫藥產業高質量發展。集團運營管理總規模120億元的上海文化產業基金,首期規模55.5億元,完成投資“澎湃”以及電視劇《人世間》等代表性項目,打響上海文化品牌。
      積極參與“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為人民”重大實踐。落實市政府決策部署,集團努力承擔好與中國寶武集團、寶山區共同推進寶山寶武“不銹鋼”“特鋼”地塊的開發任務,建設國際創新城和國際藝術城,重點發展新材料、新能源、新經濟、智慧制造和文化創意生態圈產業,推進吳淞地區整體轉型,助力寶山作為全市科創中心建設主陣地之一建設。集團牽頭建設上海寶山再生能源利用中心項目,總投資40億元,處理規模為“3000噸/日焚燒+800噸/日濕垃圾”,是以全球領先技術標準建設的國內首個大型干濕垃圾協同處置發電項目,已于今年9月并網發電。集團按照“世界會客廳”標準,承擔了在虹口北外灘共同建設480米浦西第一高樓的重大任務,打造上海國際大都市建設的時代新地標,現正緊張有序推進項目設計等前期工作。
      積極參與“三大任務一大平臺”。積極參與臨港新片區開發建設,建設上藥控股臨港新片區醫藥大健康國際產業園區,將以生命醫藥國際供應鏈為載體,打造全球創新藥械全生命周期服務平臺,吸引國內外醫藥上游企業落戶臨港。2020年6月,上海醫藥分拆復旦張江(1349.hk/688505.sh),實現科創板上市。2022年7月,上實環境以總投資約7.19億元建設位于上海市青浦區金澤鎮的上海西岑水質凈化廠項目,服務長三角一體化示范區發展。上實集團連續幾年參加進博會,引進前沿創新藥品,造福中國患者。
      全力以赴投身“大上海保衛戰”。集團貫徹落實市委、市政府決策部署,充分發揮產業多元協同的綜合優勢,抓好抗疫醫療物資供應保障,建設運營臨港2號方艙醫院,努力實現處方藥送藥到家,確保三條高速公路正常運營,保證在滬兩家污水處理廠運營穩定,助力“米袋子”“菜籃子”市場供應,服務好社區樓宇安全運營,千方百計保障上海城市運行、市民基本生活和就醫配藥,彰顯國有企業責任擔當。其中,2022年3月至5月,上海醫藥累計為全市供應各類口罩2400萬余只,各類醫用防護服及醫用隔離衣750萬余套,護目鏡(全包圍式)及防護面屏325萬余個,各類手套1700萬余副,核酸抗原檢測試劑近8億人份,累計采購連花清瘟(含膠囊和顆粒)3310萬盒,全力承擔好上海市抗擊新冠肺炎醫療物資保障基地的職責。[2022-10-16 上觀]

      免费欧美大片久久久久